在一众信用卡代还平台崛起之后,51信用卡遭遇巨大挑战,加之暴力催收带来的持续影响,51信用卡利润不断下滑,如今更是面临生存危机。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从去年开始,51信用卡股价一路暴跌,在暴力催收事件被曝光后,51信用卡不仅失去了股价反弹的机会,也使自身陷入了全面亏损的泥潭。
近日,51信用卡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补充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51信用卡亏损约人民币3.5亿元至人民币7.5亿元。这也意味着在去年亏损之后,51信用卡今年将面临更大规模的亏损。
2018年7月,51信用卡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开盘价8.76港元,市值达到108亿港元。正当业界认为51信用卡将继续靠上市获得的资金,拓展金融业务条线带动营收增长时,51信用卡却逐渐失去上市最初的光环。
上市两个月时,51信用卡亿开始出现疲软迹象,上市两月股价跌20%,这也反映出51信用卡上市后不被资本市场所看好,信用卡代还软件的大量涌现,使51信用卡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遇到劲敌。
如今仅仅过去两年时间,51信用卡股价仅为0.62港元,总市值为7.37亿港元,市值蒸发超100亿。除了市值蒸发外,51信用卡面临的更困难的局面是,短时间内看不到扭亏为盈的希望。
财报显示,2019年51信用卡营收达 20.45 亿元,照比2018年的 28.12 亿同比减少了 27.3%;经营亏损约为 13.25 亿元,最终净亏损达 8.47 亿元。
净利润连续的下滑,只是当前51信用卡经营状况的一个缩影,这与其此前重点发力的P2P业务有直接关系。疫情影响下,51信用卡大量出借资金难以收回,导致平台出现大量逾期。
51信用卡开始进行业务切割,将P2P业务全面剥离,重新规划业务增长点。相关人士向「支付百科」透露,P2P业务清退后,51人品营收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此外,在51信用卡的清退中,出借人只有两种方式选择,要么一次性7至9折退出,没有利息;要么分18个月等额本息还款,出借人每月可获2.25%利息,这种强硬的清退方式等于变相对出借人进行收割。
51信用卡利润的下滑早有征兆,一直以来51信用卡频繁被指出涉嫌暴力催收,这也为游走在监管边缘的51信用卡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这颗炸弹在去年9月份被彻底引爆。
去年9月,杭州警方发现,“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
总部遭警车围堵后,51信用卡贷后催收工作也一度陷入僵局。与此同时,一些借款人得知51信用卡被查之后,还款意愿降低,这加重了51信用卡的资产逾期情况,叠加疫情影响,致使平台回款情况持续恶化。
51信用卡于2012年5月在杭州成立,成立之初借助信用卡快速发展的红利,51信用卡也实现了用户的飞速增长。在模式稳定后,51信用卡CEO孙海涛将自己开发的管理工具51账单升级为51信用卡APP。
作为51信用卡赖以生存的根本,信用卡管理功能是51信用卡业务的重中之重,也是51信用卡开展其它金融业务的流量入口,2019年末51信用卡累计管理信用卡的数量达到了 1.43 亿张。
然而在巨大的营收压力之下,51信用卡开始对免费还款策略进行调整,这一调整的背后,也暴露出51信用卡当前面临的营收之痛,其它金融业务无法为51信用卡创造利润时,51信用卡欲通过还款收费来为公司补血。
今年6月份,51信用卡宣布调整储蓄卡还款业务规则,取消储蓄卡快捷还款的免费额度,包含信用卡、房贷、车贷等。调整过后,用户通过储蓄卡还信用卡按照还款金额0.2%进行收费且费用上不封顶。
相比市场上大多数信用卡还款软件的收费水平,51信用卡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微信、支付宝、百度度小满都是0.1%,京东金融是0.15%,云闪付及各大银行手机银行信用卡还款更是免费。51信用卡收取高额还款手续费,也是经营危机下的无奈之举,这也势必导致部分51信用卡用户转而投向其它平台。
今年7月份,51信用卡发布公告称,拟增发合计1.67亿股来获得至多9940万港元的资金,用于自身业务发展,以此方式来寻求自救。
而这对于51信用卡上半年出现的至多7.5亿的资金窟窿,只能缓解一时之痛,从信用卡业务到P2P,51信用卡日进斗金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从股价的一蹶不振中可以看出,51信用卡正遭遇全面的生存危机。
▼进群加微信:baike2888
编辑:小百,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ybaike.com/?p=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