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付行业迎来新的黄金十年,交易笔数与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差错争议业务的增加,差错争议处理岗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随着支付方式的升级演进与迭代更新,刷卡支付与扫码支付已成为当今的主流,而在每一个简单的支付动作背后,都会引发整个支付清算系统复杂的运作。
在消费者完成支付的过程中,除了负责清算的卡组织银联外,还有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参与其中。无论是以前的三方模式还是现在的四方模式,都会因机具或者系统等原因,造成一定的业务争议。
以上原因产生的问题又将需要经过差错争议处理来解决,所以在跨行清算交易业务中就有差错争议处理这一环节。多变的支付环境下,对于四方模式里的参与主体,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面临着差错争议业务带来的挑战,差错争议业务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
为了应对POS机消费以及扫码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纠纷处理,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设立了差错争议处理岗,解决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纠纷。
面对消费者的各类投诉问题,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在尽力保障持卡人的权益,避免因客观原因的发生使持卡人遭受损失。但由于疑议情况的存在,许多差错争议业务的责任难以判定。
在消费者投诉的案例中,出现了大量因二清跑路和预付卡机构破产而产生的投诉行为,部分持卡人寻求将风险转嫁,这样的事件也令差错争议业务需要更为合理的处理方案,而不是一味地站在持卡人角度进行赔偿。
此外,交易类型的不断丰富,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差错争议业务的责任界定增加了难度,这对各机构差错争议业务岗位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差错争议业务岗人员只有持续加强对银联差错规则的理解,才能让各自机构更好的帮助持卡人和商户追回损失。
可以看到,差错争议岗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也是机构能否妥善处理与持卡人关系的关键。因此,近年来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始注重差错争议处理岗人员的能力提升,鼓励并输送差错争议处理岗人员前往银联支付学院差错争议处理培训班学习。
支付方式的变化促使差错争议业务规则也做出相应调整,以往制定的一些规定已不再适用于目前的市场,新的规范已包含了许多此前未覆盖的内容,差错争议处理岗人员应对这些新变化及时了解,才能以专业的知识从容应对纠纷。
多位参与过银联支付学院差错争议处理培训的学员表示:在经历了差错争议系统性的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到了梳理和总结,在操作每笔差错争议业务时也更加高效精准。
作为银联最有价值的培训之一,今年8月份,银联举办了2020年差错争议业务第三期线上培训班(高阶班),由于名额有限,很多人与这次培训擦肩而过。
应广大学员和机构的需求,这一次,银联连续推出第四期与第五期两期培训课程,使更多有关的从业者有机会加入到研讨中。据了解,这两期培训课程主要围绕差错争议业务规则最新变化、跨境差错争议规则、差错争议典型案例研讨展开。
第四期与第五期培训费用皆为4800/人(含住宿餐饮及培训相关费用)
如需参与11月27日培训师考试综合训练需额外缴费1000元/人(往返交通及住宿由学员自理)
差错争议业务培训师(或业务骨干,建议从业3年以上报名参加)。每期人数约120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本次2期培训皆为高阶班,以面授形式进行。
期待您的加入!
支付学院培训联系人:
潘老师,021-20631408,18609007557;
王老师,021-20631215,13818399970;
王老师,021-50361510,13916398487;
邮箱:trainer@unionpay.com
▼进群加微信:baike2888


编辑:小百,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ybaike.com/?p=2829